熱門商品推薦
蝦皮精選賣場

腦出血前兆不容忽視!5大警訊與6大預防措施,救你一命

老人健康2個月前發佈新公告 健康資訊網
0 0
量子襪

腦出血前兆不容忽視!5大警訊與6大預防措施,救你一命

腦出血是一種起病急驟、危及生命的疾病,發病時間往往只有數分鐘或數小時。根據統計,約50%的患者在發病前會出現明顯的先兆症狀。這些症狀可能提前1-2天或幾小時出現,醫學上稱之為「中風先兆」。若能及時識別這些警訊,並迅速就醫,將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,避免嚴重後果。

五大腦出血前兆症狀

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牛俊英教授特別提醒,以下五大症狀可能是腦出血的前兆,須特別留意:

1. 語言與面部異常

突然出現口眼歪斜、口角流涎、說話不清或吐字困難等症狀,與人交談時突然無法言語或語意不清,甚至聽不懂他人說話。這些症狀常伴隨血壓升高,若出現意識不清,可能是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徵兆。

2. 全身性不適

突發全身倦怠、麻木、無力,活動困難,伴隨虛汗、低熱、胸悶、步態不穩或突然跌倒,還可能出現心悸、打呃、嘔吐等症狀。這些都是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表現。

3. 頭部不適

突然感到劇烈頭暈,周圍景物旋轉,站立不穩甚至暈倒。頭痛常位於出血側,若顱內壓增高,疼痛可能擴散至整個頭部。特別是在小腦和腦幹出血時,這些症狀可能反覆出現或逐漸加重。

4. 視覺異常

突發眼部不適,瞳孔大小異常,可能伴有偏盲和眼球活動障礙。在急性期,常出現兩眼凝視出血側的症狀。多數情況下,這些視覺異常是暫時性的,可能自行恢復。

5. 意識狀態改變

突然出現精神萎靡、嗜睡或整日昏沉。性格可能反常,表現出沉默寡言、表情淡漠、行動遲緩,或異常躁動。有時會出現短暫意識喪失,這些都與腦缺血有關。

六大預防措施

牛主任特別強調,40歲以上的族群應積極預防腦出血。以下是六個重要的預防措施:

1. 生活作息調整

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,保證充足睡眠,避免過度勞累。保持心理健康與情緒平穩。

2. 健康飲食

以清淡飲食為主,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。多攝取豆類、水果、蔬菜和魚類等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食物。

3. 戒除不良習慣

徹底戒菸戒酒。吸菸會加速動脈硬化,對高血壓患者尤其有害,可能引起血管痙攣。長期大量飲酒也會促進動脈硬化,增加血管破裂風險。

4. 排便管理

保持排便通暢,避免過度用力。多吃蔬菜水果,充足飲水,軟化糞便,防止血壓突然升高。

5. 姿勢調整

改變姿勢時要緩慢,特別是蹲下、彎腰、臥床起身時。可用頭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漸進改變姿勢,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導致腦部供血不足。

6. 氣候調適

注意季節變化,適當增減衣物。高溫會影響血管功能,導致血壓波動加劇,增加意外風險。

腦出血防治常見問題解答

Q1:腦出血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?

A:高血壓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心臟病患者、長期吸菸者、酗酒者以及有家族病史者都屬於高風險族群。

Q2:如何自我檢測腦出血風險?

A:可定期量測血壓,監控膽固醇水平,並注意是否有前述的先兆症狀。建議40歲以上族群每年進行一次全身健康檢查。

Q3:發現疑似腦出血症狀該如何處理?

A:若發現上述任何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切勿自行用藥或等待症狀消失,避免延誤治療時機。

腦出血相關數據統計

項目數據
腦出血發病率每10萬人中有12-15例
死亡率約30-40%
致殘率約50%
黃金治療時間發病後3小時內

總結與建議

腦出血雖然起病急驟,但多數情況下都會出現明顯的前兆症狀。了解這些症狀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,能夠有效降低發病風險。特別是高風險族群,更應該注意日常保健,定期進行健康檢查。

若想了解更多關於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與保健知識,可參考以下延伸閱讀:

腦血管保健百科

© 版權聲明
喬安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