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商品推薦
蝦皮精選賣場

春季健康警訊:中風不只是「春睏」這麼簡單!

老人健康2個月前發佈新公告 健康資訊網
1 0
量子襪

春季健康警訊:中風不只是「春睏」這麼簡單!

春季氣候多變,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。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每年3至5月因缺血性腦中風就醫的人數較其他季節增加約30%。特別值得警惕的是,許多中老年人容易將中風前兆誤認為是「春睏」,導致錯失黃金治療時機。

為什麼春季容易發生中風?

1. 氣溫變化劇烈影響血管健康

春季日夜溫差可達10℃以上,這種劇烈的溫度變化會導致血管反覆收縮擴張。根據臺灣高血壓學會的研究指出,每當氣溫下降1℃,血壓就會上升0.48mmHg,這種變化對患有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的族群尤其危險。

2. 身體適應能力下降

隨著年齡增長,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會逐漸減弱。研究顯示,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,其血管彈性較年輕人平均降低40%,這種生理變化使得他們更容易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。

3. 季節性活動量增加

春季適合外出活動,許多長者會增加運動量,但若沒有適當控制,過度運動反而可能成為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。特別是突然進行劇烈運動,可能導致血壓急遽波動。

中風的早期徵兆與預防

1. 不可忽視的小症狀

以下表格整理了中風前常見的輕微症狀,這些症狀往往被誤認為是春睏或疲勞

症狀發生頻率注意事項
頻繁打哈欠每小時3-5次可能是大腦缺氧的表現
短暫視力模糊每次持續2-5分鐘通常單側發生
肢體無力間歇性發作常伴隨麻木感

2. 日常預防措施

根據臺灣腦中風學會建議,春季預防中風應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維持規律作息,避免過度疲勞
  • 適當進行溫和運動,如太極拳、散步
  • 定期監測血壓,保持收縮壓<140mmHg
  • 注意保暖,特別是頭部與頸部

3. 飲食調養建議

春季養生可多攝取以下食物:

  • 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
  • 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類
  • 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質的深綠色蔬菜
  •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食材,如丹參、紅花

專家建議:中老年人春季保健要點

1. 定期健康檢查不可少

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半年進行一次完整健康檢查,重點項目包括:

  • 血壓測量
  • 血脂檢測
  • 頸動脈超音波檢查
  • 心電圖檢查

2. 藥物管理要謹慎

許多長者會因為天氣轉暖而自行調整藥物劑量,這是相當危險的行為。降血壓藥物必須按時服用,隨意停藥可能導致血壓反彈性升高,增加中風風險。

3. 建立緊急應變機制

建議與家人共同建立中風緊急應對計劃,包括:

  • 熟記附近24小時急診醫院位置
  • 準備好就醫所需證件與健保卡
  • 學習辨識中風症狀的FAST口訣

結語與延伸閱讀

春季是中風的高風險季節,特別是中老年族群更需要提高警惕。透過日常保健、定期檢查和正確的疾病認知,我們可以有效降低中風發生的風險。記住,健康的身體來自於日常的細心照護。

延伸閱讀:更多關於春季養生的實用資訊

© 版權聲明
喬安

相關文章